3)第1155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肯维持现状的话,那么他们倒也愿意让德共继续执政下去,直到德国利用这份协定恢复元气再说。

  毕竟这份协定对于德国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德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阳光下的土地么,但是现在却有中国和苏俄两个大国向德国主动开放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这还不算东欧及中亚、西亚被三国影响的那些小国和民族,他们加起来也相当于一个俄国的人口了。

  更让德国资产阶级感到惊喜的是,原本他们对于莫斯科和会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他们觉得这不过是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自娱自乐,最多到时也就是俄国境内的自治共和国派出代表充一下场面,根本难以和有着超过30个国家参与的巴黎和会相提并论。

  巴黎和会的声誉不仅仅来自于协约国的胜利,最重要的还有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巴黎和会主导的世界和平的期许。特别是威尔逊所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和在此原则上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联盟的愿景。

  期待和平的英国和法国人民对于来参加和会的威尔逊总统给予了最高礼遇,巴黎街头打出的迎接美国总统的海报上写着硕大的“我们要威尔逊那样的和平”的字样,意大利士兵在他的画像前下跪,法国左翼报纸《人道报》出了一期特刊,知名的法国人在上面争相赞美威尔逊,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在沙漠起义,波兰民族主义者在华沙起义,希腊诸岛上爆发了叛乱,朝鲜人想摆脱日本的控制,所有人都把“十四点计划”当作他们动力的源泉。

  为了迎合世界人民对于和平的欢呼,劳合乔治的内阁秘书莫里斯·汉基爵士,郑重其事的把十四点和平原则放在了装有最重要文件的匣子里,并对外宣称:“这份文件就是和会的道德底线。”

  但是,随着巴黎和会的召开,威尔逊总统拒绝了朝鲜人,拒绝了阿拉伯人,拒绝了土耳其人,拒绝了印度人,最后他宣布自己的民族自决只和同盟国治下的民族相关,而不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有效,这极大的打击了威尔逊总统自身的声望。

  对于威尔逊总统来说,最糟糕的时刻还没有过去,按照十四点和平原则提出停战要求的德国受到了羞辱,莫斯科的人民委员会抛出了一份又一份旧俄罗斯帝国同英法达成的密约,从而让巴黎和会的声望摇摇欲坠。到了最后,俄国人甚至胆大妄为的自行组织起了另一个和会。

  在巴黎和会的权威性不断下挫的同时,莫斯科和会的声誉却开始上升了,在中国和德国先后宣布参加莫斯科和会之后,朝鲜、阿富汗等一票亚洲和东欧国家都宣布派出代表前往了莫斯科,于是参加莫斯科和会的国家数量很快就超过了15个之多。

  到了这个时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