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1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洋军,还有三分则是对于国民革命军的忌惮。不过他还是被日本人的话语激起了想要整顿北洋的念头,在国民革命军这个唯一大敌在侧虎视眈眈之时,他已经不能再容忍北洋军继续腐化下去了。

  更何况,从他接手临时大总统开始,北洋集团就有一种天下是北洋的了的心理,因此在军政官员的任免上,处处都以是否出身北洋作为评判的标准。这对于袁世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他想要当的是中华民国的总统而不是北洋的总统。

  且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很清楚北洋的军政力量虽强,但是当今中国并不止北洋一家之势力,即便不提关外的革命委员会,光是南方各省的地方势力也只是在名义上服从中央而已,一旦北洋暴露出独占中枢的意图,南方各省肯定是要爆发大规模的叛乱的。

  此次北军南下所暴露出来的败坏军纪,也决定了南北之间的地域偏见有多大,北军进入江苏之后就好像是进入了外国一样,肆无忌惮的劫掠杀戮平民,使得中央政府在战前获得的舆论同情,在南京一战后尽皆化为乌有。

  这也是为什么,孙中山号召各省发起二次革命时几乎没有人响应。但是南京之战后,山东革命委员会突然向北京发难,南方各省却突然出现了许多抗击北军的地方武装。倒不是革命委员会的号召力大过了孙中山、黄兴的国民党,而是南方各省民众确实受不了北军恶劣的军纪,因此看到有人带头后,就忍不住响应了革命委员会的号召。

  而在山东革命委员会发难后,北洋诸军调动不灵的局面,也让袁世凯开始意识到北洋团体内已经盘根错节,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这些小团体首先维护的是自己的利益,其次是北洋大团体的利益,最后才是服从于他这个北洋领袖。

  面对这样的内外局面,袁世凯也只能彻底放弃了撕毁和革命委员会达成的协议,趁着对南方的胜利之际,对革命委员会展开决战。他只能先把精力放在梳理内政上,不仅要梳理北洋团体内部的关系,更要梳理解散了国民党之后如何安抚那些非北洋势力的关系上。

  对于北洋团体,袁世凯以为暮气已深,需要对北洋团体进行重建,淘汰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而又不能打仗的军事人员,因此他试图用蔡锷这个外系将领来担任重组北洋的任务。蔡锷虽然不是北洋一系,但是他的老师梁启超却是袁世凯的政治盟友,二次革命中更是坚定的站在了袁世凯这边,因此被袁世凯视为了半个自己人。

  而对于各地的非北洋势力,袁世凯则以为应当排斥持有共和思想的人员,从辛亥革命爆发到二次革命,袁世凯终于弄清楚了一件事,只要谈论共和就不能不附和国民党的主张,附和国民党的主张就等于是承认孙文、黄兴才是共和的缔造者,这样一来他就天然矮了孙文、黄兴一头。

  且共和主义在今日的中国,天然就是反对政府的一面旗帜,只要政府管一管事,地方上的无赖文人就破口大骂政府破坏共和,欲行专制之政。袁世凯又不能去学吴川,高喊共和即是人民对于反动势力的专政,那么北洋这个团体就要先散伙了。

  袁世凯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尊崇孔子思想,以纲常礼教正人心护道德,以进大同世界的道路上前行了。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