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_大楚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言,当即面无表情的看了太子横一眼。

  这话太子竟然也能说出口,让唐昧率寿郢南部的十万大军去,这不是别有用心吗?

  他之所以敢深居后宫,而让太子监国,并且还敢让太子的人渐渐在朝中占据高位。

  所为者何?

  其一,朝中有昭雎、屈原、甘茂三个辅政大臣在一旁牵制太子。

  别看现在太子党在朝中声势浩大,一呼百应,但其实现在掌握国中内政的,还是正在主持各地变法的屈原,发往各郡县的政令还是从屈原那里出,而各郡县大部分的丞、尉,还有近一半的郡守、县尹,基本上也是变法派的成员。

  只要有屈原在,太子就难以在各地郡县哪里插手,对于这,昭雎与左尹甘茂也是如此,全都在地方插不上手。

  所以,朝中的混乱,并不会影响各地。

  其二,便是唐昧率领的在寿郢屯田并训练的十万大军。

  正是这十万大军,才给了熊槐足够的底气。

  只要有着十万大军在,那寿郢就不会乱,寿郢不乱,楚国就不会乱。

  若是按照太子横的建议,让唐昧率领这十万大军去韩国,那寿郢之地就剩下州侯麾下专门守卫寿郢的两万大军,还有司败司马翦手中的数千将士,以及城外庞爰率领的近卫军。

  如此,一旦太子有异心。

  那他就有翻车的危险。

  虽然凭借他对太子横的了解,现在太子还不会公然反叛,就算反叛了,凭借司马翦与庞爰两人,加上城中百姓,他还能镇压下去。

  但···这种明显的破绽,他是不会露出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熊槐也打算趁这次机会,给那些之前纳粮出兵救国而获得爵位,但爵位无法传承给后人的那些贵族子弟以及商人豪强,给这些人一个立功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新法的收益者,让他们站在新法那边,以增强变法派的底蕴。

  可以说,这后一个理由是最重要的,不容他人阻拦。

  想着,熊槐看着太子横摇头道:“太子的建议的确万无一失,能保证我楚国不会战败,而且还能宣扬我楚国之兵威。

  但是,这次各国伐秦的盟主乃是齐国,而齐国的主将乃是触子。

  触子只是后起之秀,乃是晚辈,如何能与我楚国名将柱国相比。若是寡人让柱国带着我楚国最精锐的大军去参与会盟。

  如此,各国联军是听触子的,还是听柱国的。

  若是联军听柱国的,那么触子十有八九便会带着齐国的三十万大军回国。若是联军听触子的,那寡人还有柱国全都丢不起这人。

  所以,这次出兵救韩,令尹、柱国、司马都不能作为主将,这次的主将人选,当选以为军中后起之秀。”

  此时,台下的太子横快速瞄了台上的父王一眼,暗叹道:“父王果然已经对我戒备甚深了,不会露出半点破绽。”

  另一边,熊槐则吩咐道:“本次伐秦救韩的人选,寡人决定以方城守襄成君疾为主将,近卫军统领庞爰以及将军屈恢为副将。

  至于大军,从柱国麾下调五万大军,并方城、上蔡两地五万大军,共十万大军,以伐秦救韩。”

  太子横一听自己否决了自己举荐的柱国唐昧,然后换上跟他又灭门之仇的襄成君疾。虽然他知道襄疾跟韩王几瑟关系莫逆,情同兄弟,用襄疾作为主将,可极大的表达楚国对韩国的善意。

  但他心中还是忍不住一寒。

  散朝后,熊槐又留下司马景缺,然后将朝中大臣的那些有同大夫爵的贵族子弟征调入伍,让他门加入军中,参与伐秦救韩行动。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