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非礼之礼_儒道至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释,解释也各有不同。

  其中‘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的解释大同小异,可以解释为“不符合规范的规矩,不符合道义的义举”,但那“大人弗为”,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成年人不去做”,一种是“德高望重之人不去做”,一种是“地位高的人不去做”。

  方运心想:“三种人不同,那么解释‘非礼之礼’的角度就不同,而之后举例论证的时候,所举的例子必然不同,一步错,步步错。就算三种解释都对,也必然有高下之分。”

  方运以前读《孟子》和各种注疏的时候就考虑过,要解释“大人”二字,必须要联系前文。

  “这句话的是《孟子离娄章句下》的第六节,而前面有个第五节,说的是国君应该讲究仁义,那么接下来的这句,显然不可能肤浅地认为大人是成年人,而说德高望重之人也不算呼应,明显是说地位高的人。”

  “最重要的,‘非礼之礼’,明显是针对规矩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若是简单地把大人解释为成年人,那前文也可以写成‘非礼之举’等,而孟子是亚圣,既然说了‘非礼之礼’,必然会和‘非礼之举’有区别。”

  方运思前想后,很快确定,这句话是孟子告诫那些规矩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不要去行使不符合规矩的规范,不要去做不符合道义的义举。

  方运想到这里,突然拍掌大笑。

  “吾知矣!”

  “何为非礼之礼?既然是规矩,为什么会又不符合规范?所以,这四个字破题要点,就是要先确定,礼在什么情况下是礼,而又在什么情况下不是礼!”

  方运犹如得才气灌顶,眼前豁然开朗。

  于是,方运开始努力思考。

  很快,方运又被难住了,破题虽易,但立意又有高下之分。

  “既然我认定的‘大人’是高位之人,是规矩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那么,‘非礼之礼’就要上升到朝廷的治国之道或者是圣院的政策。圣院毕竟有半圣在管理,要是写他们的‘非礼之礼’,搞不好会被他们的文胆反震死。所以,最好写朝廷国家。”

  “有了方向是好事。但是,要想写成甲等经义,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其他人,就必须照冯院君的话去做,写一些‘语出惊人’的理念或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必须要符合世界的潮流,是将来可以实实在在存在的。幸好,这方面难不住我。”

  “那么,具体应该选什么来诠释‘非礼之礼’?”

  方运想得焦头烂额,一直到午饭的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吃过午饭,一直想到下午一点半,方运终于有了灵感,不断在空白页上写字,最后,有几个词语的多次出现。

  “古今”“禅让”“继承”“世袭”“君主”“选举”……

  方运看着这些词语,心想:“除了时间,还有什么能改变礼?对一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