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 蛮夷鬼蜮计多端(四)_宣和轶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方,朝廷的军队也大部分驻扎在关中,产粮区和重兵是在一起的,虽然大军调动,也需要后勤,但是所面对的敌人也都在北方,转运压力还是要小的多。

  就算如此,汉武帝反击匈奴,仍然被评价为使得海内虚耗,唐太宗甚至评价为有亡秦之失,无亡秦之祸,战争的消耗之大可见一般。到了本朝,随着安史之乱和唐末藩镇混战的破坏,还有关中农耕的衰落,北方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产粮区。其实在中晚唐,朝廷就主要依靠东南漕运维持运转。

  到了大宋,就更加依赖东南的漕运,东京的官员百姓都门禁军都依靠东南漕运,而汴河又不能常年行船,尤其是宋夏交战之后,朝廷不仅要担负起东京的百官驻军的粮食供应,陕西的禁军粮草也需要从东南转运,之前运河还能通到洛阳,由于年久失修,运河梗阻,陕西宋军的粮草辎重,需要从东京依靠人力转运到京兆府,再向诸路转运。

  从东京到京兆府,说起来不过几百里的距离,但是地势险峻,百二秦关岂是开玩笑的,一路上转运粮草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越了运抵的粮食,所以宋军几次对西夏用兵,都希望调动大军,速战速决,将粮草消耗降到最低,岂是一个道理很简单,自从仁宗以来,西军已经磨练出来了,西贼已经很难攻占大宋的城砦了,照常理,只需要步步为营,鲸吞蚕食西贼,要不了多久,就足矣将西贼消灭,神宗皇帝为何偏偏要行险,五路伐夏,招致大败呢?

  就是因为长期供应陕西军需,已经让宋廷不堪重负了,神宗皇帝甘愿赌一把,不是西军战胜不了西贼,而是后勤制约了宋军,靖康之变中也是如此,西军千里来援,但是由于当是时冬季,漕运断绝,宋廷为了伐辽,已经将东南的漕粮全部往北方调走了,西军来到东京城下,根本得不到补给,最终崩溃。

  所以赵佶早就决定,把这五千匹马吓到手后,好好休整两年,一来是西军也需要补充员额,训练新兵,二来是整顿都门禁军也需要从西军中抽调一部分精锐,赵佶现在更需要的是时间,通过数年的时间,在荆湖开辟出一部分土地,提高大宋的粮食产量,积攒粮草,等个三五年,一定要再次对西贼用兵。

  赵佶也知道,一次灭掉西夏肯定是很难的,但是赵佶的几乎难得,不管如此,赵佶还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了解此事,将河套拿到大宋手中,将陕西的这个包袱卸下来,否则到时候西贼与金人联手,大宋怎么招架?

  当然,对西贼的行动,也要改变方向,之前宋军在童贯的指挥下,老是从熙河路进攻,收效甚微,赵佶还是希望直捣兴庆府,因为西夏这样的部落国家,只要端掉了嵬名氏,其他各个部落,宋军大可以分而治之,逐个击破,故而仁多保忠极为重要,只要他投宋,宋军就可以将韦州拿到手中,兵锋直指西平府,兵临兴庆府城下。

  想通了此节,赵佶也觉得差不多了,就知会政事堂,由提举榷场高达与西贼交涉贡马事宜,赵佶相信他作为一个商人,是不会轻易被西贼骗去的。

  喜欢宣和轶事请大家收藏:宣和轶事书海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