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8章 召对外臣问短长(三)_宣和轶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屡奉明旨,不曰“着实举行”,必曰“该科记着”,顾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鄙谚曰,“姑口顽而妇耳顽”,今之从政者殆类于此。欲望底绩而有成,岂不难哉?”

  赵佶说道此处,几位宰相都沉思起来,虽然大宋的文官没有大明这票文官离谱,但是他们搞起党争,推诿塞责起来那是一点都不逊色,当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王安石的各项法令,到地方都变了性质,地方官吏对于中枢的命令,阳奉阴违的多了去了。

  作为首相,韩忠彦对此是深有体会,他当先说道:“官家,眼下行政拖沓确实是一大难题,官家所提之法,确是是解决此法的一个办法,但是具体怎么解决,还需要拟成章程法度,再择一地试行。”

  赵佶说道:“吾看今岁河北兴修水利,就可以择一路施行,看看效果如何,诸位以为如何?”

  苏辙说道:“官家此法固然可行,但是用政事堂考核台谏,本朝未有如此如此惯例,政事堂与台谏各负其责,对于各部院监司的考核,应该是台谏和政事堂共同考核。”作为台谏的老大,苏辙当然得帮台谏争取,大宋的台谏,一向是与政事堂分庭抗礼的,专门挑宰相们的骨头的。

  张居正让内阁考核六科和都察院,还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集权于内阁,赵佶虽然很喜欢张居正,但是并不希望自己朝廷出现一个张居正,毕竟没人希望凭空多个爸爸。苏辙说得这个确是是个问题,台谏作为自己制衡政事堂的重要工具,不能被政事堂控制,否则万一出现权相就麻烦了。

  赵佶想了想说道:“苏相说得在理,政事堂和两制以上大臣公议此事,将考成法制定出来,今岁试行,修改后颁行全国。”一众大臣领命,赵佶问道:“而今一年既始,万事当开,现在有什么要紧的事?”

  韩忠彦说道:“官家,而今秋贡春试,省试是现今最重要的事情。”

  赵佶这才记起来,今年是春闱的大比之年,去岁诸路的举人已经启程到东京了,按照大宋定例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引试,而礼部试士,常在次年的二月,殿试则在四月;于是有春试﹑秋贡之名。而今已经一月了,虽然权知贡举是苏轼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但是诏书没有发布,事情就当不得真。

  赵佶想了想说道:“令学士草诏,以礼部尚书苏轼权知贡举,国子祭酒李格非为副,拣选考官,知开封府范纯礼为提举贡举。”

  本朝的一个特色就是特奏名进士,所谓特奏名,就是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特奏名恩例,盖自此始。说白了就是安慰奖,赵佶决定限制特奏名进士,吩咐道:“特奏名也要经考试后授官,不得冗滥,年老不济者,许领闲职,不任差遣。”

  喜欢宣和轶事请大家收藏:宣和轶事书海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