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八章 蓝萍的羞意_重生之一路随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晚郭秋容教随心针灸的徐疾补泻法。

  徐疾补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所谓“实”即补虚而后气实;所谓“虚”,即泻实而后邪去。徐,就是慢的意思;疾,就是快的意思。

  《灵枢·小针解》篇以进针、出针过程两者相对的快慢来区分补泻;而《素问·针解》篇却以出针时间的长短(或称为留针时间的长短)来区别补泻,并结合开阖补泻来施行。上世医家据此提出“先浅后深”、“先深后浅”或“一进三退”、“三进一退”的补泻手法。先深后浅,即疾入徐出为泻法;先浅后深,即徐入疾出为补法。三进一退也就是徐进疾出,为补法;一进三退,即疾进徐退,为泻法。

  郭秋容这次因大家在场,又有姐姐郭秋叶这同行、师姐在,就讲得详细,原理说得清楚,将大家带入种老夫子在私塾里讲学的氛围。

  补法是运用于气、血、津、液、脏、腑、阴、阳等各种不同程度的虚弱甚至衰竭时的一种治法。补法包括提升阳气,回纳阳气,振奋阳气,调动原气,养护阴气,化生阴血,行气活血,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强壮筋骨,补益骨髓等。

  补法处方中所选用的穴位大多以补为主要功能,如百会、膻中、气海、足三里升补气机,三阴交、血海、太溪、阴谷补养阴血等。在针灸的时候一般选用补的治法,如加强灸法的使用,配合火针、燔针、太乙神针,不使用放血疗法等。

  泻法适用于气机壅遏阻滞而变生的各种病证,如气停湿阻、气郁化火、寒凝气滞、气逆而厥,以及脏腑气机阻滞,诸如肺满气短、脾阻生痰、肝郁气滞、心火亢旺、相火妄动等。所选用的穴位多有通、开、散、降等作用,如十二井、金津、玉液、长强、涌泉、期门等。在针灸的时候一般选用泻的治法,如用放血疗法,灸的时候用吹火法,配合拔火罐、刮痧等。

  郭秋容看着随心认真听讲的端正样子,心里头涌上股甜蜜,心上人真正是学而不厌,是个学习态度非常认真的人,只觉自己思路清晰,记忆的知识在脑子里闪现,不由得背诵道:

  “天有阴阳,人有男女。病有虚实,故针有补泻也。何者为补,何者为泻?曰:虚则补,实则泻。经云: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又云:徐出针而疾按之,疾出针而徐按之。又云:徐内而疾出,疾内而徐出。”

  听到郭秋容不疾不徐的背诵,众人都觉得在郭秋容身上体现了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治学态度正是传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所必须的,上世里,哗众取宠的所谓“专家”随心见多了,可他们哪有郭秋容此时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虔诚。

  杨扬听得击掌道:“背诵得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