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求学路上见闻多_日本战国走一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但耳朵灵敏。小平太和虎松说话声音那么小,他居然也听见了,但是他仅仅只是听见了年糕两个字。

  “弹正叔父也要给我吃年糕吗?”幸松丸在小平太身边张开手。

  小平太只能把虎松放下,抱起了幸松丸,谁叫小平太抱不住两个孩子。

  “幸松丸的祖父不给年糕吃吗?”用手指刮了一下幸松丸的鼻梁,小平太笑着问他。

  “祖父每天都只问我干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说不出来,还凶我。还是太郎哥哥好,给我吃点心。”

  果然是这样的答案,小笠原长时人老心不老,虽然在去年被山内义治逼迫而退位隐居,如今在府中城做人质。但既然自己的孙子在山内太郎身边侍奉,那肯定会设法利用起来。

  大约朝比奈太郎也会是这个样子,差筅丸估计也不会差太多。

  名为侍从伴当,何尝又不是各家各户安排在山内太郎身边的耳目呢?

  到了松历寺,照例是要给快川绍喜老和尚送水的,于是这些孩子就被山内太郎指挥调动起来。你去找谁,你去问谁,还把寺院里的火者小僧都召集了起来,询问老和尚昨天吃了什么,排便通畅吗,早晨起来面色如何。

  心里有数之后,山内太郎端了一碗今年新茶泡的浓茶进去,昨晚似乎老和尚抄写经文到很晚。

  老和尚很满意的朝山内太郎点头,等看到小平太坐在廊下,也略微点头示意了一下。几个孩子坐定,就开始了他今天的讲课。

  没有什么正经的读拼音或者朗诵经文,老和尚讲了一个诸葛子瑜之驴的故事。

  诸葛子瑜就是诸葛瑾,乃是故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长兄,侍奉江东孙氏。诸葛恪字元逊,乃是诸葛瑾的长子。

  诸葛瑾虽然气度宽宏,待人接物有雅量,但是容貌远不如他的弟弟诸葛亮英俊,他的面容狭长且人削瘦,活像驴的面孔。

  某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酒宴,席上差人牵一头驴来,为了调笑一下诸葛瑾,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

  时年七岁的诸葛恪一见如此,立刻跪下来说:“请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于是孙权便命人给他笔,想看看诸葛恪如何。

  诸葛恪接过笔,毫不怯场,在诸葛子瑜之后写了:“之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经堂内的六个孩子听的鼓掌大笑,深深为诸葛恪的机智不凡所折服,对他临机应变的本事十分赞同。

  老和尚也借机讲了些忠孝礼义,还有待人处事的道理。

  这年头当统治者未必一定要认识五千个汉字,也不一定要会和歌俳句,重点是做人处事的方法。

  欧洲即使同样在这个时期,不识字的领主乃至国王也不是没有。要是再往前倒三百年,那基本一半的领主是文盲,不一样快乐的做他的君主。

  作为君主只要会控御人心,以及行军打仗就好了。只不过山内太郎的要求比较高,还要学习文艺之道,多少要了解。这才在这里启蒙学习,听闻教诲。

  日本战国走一遭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