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5章 朝争_回到明末搞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朝争

  赵诚动员手下,轰轰烈烈开展扩军运动的时候,京师,皇宫大殿。

  徐光启正在向崇祯皇帝奏报着强地的情况。

  一众内阁大臣表面恭敬地听着。

  “……强地军力强盛,战士敢战,绝对不仅仅是因为火铳犀利而已。最重要,他们军民一心,上下一体。百姓富足,人人安居乐业,人人肯为了守护自己的田产而拼命……”

  徐光启侃侃而谈,他的目光,落在崇祯帝的身上。

  崇祯帝身形瘦削,脸色有些苍白。他才二十岁而已,按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是,他的脸上竟然显得有些沧桑,头发上已经有银丝冒出。

  他这个皇帝,当得不容易啊!

  自从登基以来,就天灾不断,内忧外患,朝廷风雨飘摇,犹如长河落日一般,一日不如一日。

  崇祯帝也是有雄心壮志的,在登基之初,就除掉了魏阉。朝廷上下,人人称好,个个夸他是明君。

  崇祯帝一改先祖要么懒政,要么有其他怪癖的风格,十分勤政,事必躬亲。

  但朝廷局势的发展,却没有朝着他想象中的方向走。

  干掉魏阉之后,朝中没有像预料中那样变得一片晴朗,反倒是变得更加乱糟糟了。

  朝中众臣,勾心斗角,党争不断。

  崇祯帝感觉自己的命令下去,都起不到什么作用。

  他感觉非常疲劳,为了百姓,他耗光了国库的银子,甚至把内库的银子也都拿出来接济各方。

  他穿得衣服,都是半旧的,甚至在不起眼的地方,还打着补丁。

  徐光启看着皇帝,心里也是一阵茫然。

  其实他以前,也一直觉得崇祯是明君,觉得朝局之所以糜烂至此,不怪崇祯,只怪先帝留下的烂摊子太难收拾,怪天灾连年。

  皇帝已经很勤奋,很爱民了,为了接济各方,省吃俭用,甚至自己穿破烂的龙袍。

  但是,去了强地之后,见识过强地的风光之后,徐光启的念头渐渐动摇了。

  为什么强地那么偏远的地方,人人都能吃得饱饭,人人都能穿得暖衣?

  在强地,哪怕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也没有谁是需要穿补丁衣服的啊!

  强地有几座纺织厂和制衣厂,每天都有大批的衣服和布匹被生产出来,价格非常低廉。

  大街上,都有摆摊卖衣服的,样式众多,人人都有余钱买新衣服。

  京师应该是富庶之地才对,为何就连皇帝,都穿上了带补丁的衣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朕不想听这些!”崇祯颇为烦躁地摆摆手,“朕关心的是,关宁一线有消息传来,说辽东的鞑子已经被赶跑,辽东被一支神秘的军队给占领了。这支军队,可是赵诚所统领?”

  从几个月前,奏折中就开始不断出现这个叫做赵诚的名字。

  刚开始,崇祯并不在意。

  边镇一个小小将领而已,凭借着勇猛,立下了功劳,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