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计划的反攻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燕王的会话内容。

  秦王不经意间就向殿内的大臣透露了这么个意思---天下事尽在他的掌控之中,义渠王遇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意外。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秦王望了眼群臣,问道。

  “臣有本请奏。”御史中丞出列言道。

  “哦?王中丞所奏何事啊?”秦王好奇地问道。

  众大臣内心都是一凛,御史中丞负责纠察百官,不知又是哪位官员撞了“大运”,被王申抓住了把柄,希望千万别是自己。

  “臣下有一物要献给王上。”

  说完,御史中丞从怀中掏出一件用丝绸包住的物件。

  宦者令小心翼翼地接过、展开,待确定无危险后,将其呈献给秦王。

  秦王接过一看,倒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于是问道:“此为何物?”

  “回禀王上,此物名为纸张,是新郑新出的物件,用来写字最是方便不过。王上不妨一试。”御史中丞恭敬地说道。

  秦王拿起毛笔(注:蒙恬改良了毛笔,并不是发明)一试,果真如此。对于用惯了竹简的人来说,用纸张写字简直是非同一般的享受。对,就是享受。

  “这是韩国的新发明?是怎么做出的?王爱卿知道吗?”秦王迫不及待地问道。

  身为一国之君,他比谁都看出了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利益。竹简太过笨重,携带不便,帛书又太贵,书写还会渗出。如果用纸张来代替,不仅可以完美解决他们的缺陷,还能节约大量的时间。要知道,做竹简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

  “王上,这是臣下的门客路过新郑时购买的,一张要价足有二十钱。不过据商家所言,这是因为刚推出的缘故,想来以后售价不会超过十钱一张。此物为韩国太子然的发明,不过多是坊间传闻,臣以为不足为信。但具体是怎么制zuò的,臣下门人来得匆忙未及查明,臣下就不得而知了。”

  秦王点了点头,心道既然确定是新郑的产物,派人一查,想必就会知道怎么生产,这倒不要紧。

  “来人,御史中丞王申献纸有功,着赐百金。”秦王开怀大笑,说道。

  “臣,谢王上隆恩。”御史中丞谢恩。

  “丞相,你速速派人去往新郑,尽kuài把如何造纸弄清。此事若成,寡人必有厚赏。”

  一个命令刚下,秦王又下了第二个命令。

  “喏!”丞相魏冉领命退了回去。

  “众爱卿,如今正是农忙时节。待下月农忙结束,寡人欲派二十万大军收复河东、河西两郡。这段时间,望各位各司其职,为我大军出征做准备。”

  “治粟内史何在?”秦王言道。

  “臣在!”一个大臣恭敬出列。

  “两个月内,你要给寡人筹集可供二十万大军三个月的粮草,此事务必办妥,知道了吗?”秦王不容置疑地说道。

  “臣遵命!”

  “大良造何在?”秦王继续点名。

  “臣在!”武安君白起躬身出列。

  “寡人命你制定好计划,待兵出函谷,你要用最短的时间给寡人收复失地。寡人不希望再有野王、伊阙这样的事情发生,听明白没有?”

  白起一脸正容地回道:“臣领旨!”

  ……

  公子市静静地看着秦王发布着命令,从主管粮草的治粟内史到负责军械的少府,从朝堂负责指挥出征的将军到基层负责征召士卒的里长,秦王不厌其烦地宣布着命令或者下达王旨。

  公子市知道,这将是秦王挽回颜面的一战,证明秦国实力的一战。如果三晋大败,那么此前的战果将一去不复返,少不得割地求饶。如果三晋大胜,那么秦国将彻底屈居赵国之下。

  这场国运之战,秦王表xiàn的很自信。这等要事,公子市知道自己的王兄是不会给自己多少权柄的,因此也没有主动要求担当什么重要的要职。

  只是,这一次,秦国到底有几分胜算呢!公子市开始考虑如何在这场战争中获利。

  (感谢小水小水、1游戏人生的打赏,发现起点每天都有发推荐票,不如各位从了我吧!呜呜)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