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朝争(上)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韩王是想效仿秦国,执行严厉的酷法,因此开始时百般阻挠。

  韩王一番苦口婆心,陈说厉害。甚至将变法内容一一分析给张平听。张平身为保守派的代表,只说等韩王从邯郸回来,再做决断。不过,张平也保证,变法一事绝不泄漏给第三人。若是到时自己仍然想不通,他会于次日告老还乡。

  韩王呵呵一笑,说道:“你来之前,丞相就专门找过寡人了。他答应会在明日的朝会上全力支持你的变法。”

  范睢长舒了一口气,有张平的支持,自己的压力多少会小一些。

  像是想到了什么,韩王补充说道:“三川、南阳两郡的一县长官,一郡长官全是寡人的心腹之臣,肯定是支持变法的。至于上党,寡人估计支持者、反对者各一半。颍川郡最为糟糕,支持变法的大臣当仅为三分之一。不过,只要我们自上而下地执行改革,阻力会小很多。明日的朝会,文兴侯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范睢起身站了起来,跪拜道:“臣一定不负王上信赖!”

  韩王然抚掌大笑,“好!卿不负我,寡人必不负卿。我们击掌为誓如何?”

  “啪!”一个声音响起,外面悄悄撒进的月光见证了这历史的一刻。

  第二天一早,天不过蒙蒙亮,昭仁殿就聚齐了韩国的众大臣们。韩王登基以后,将每日举行朝会当成了一种制度延续下来。而且每逢三、六、九日,新郑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必须要前来参加朝会。今天正值二十九日,所以参加朝会的大臣们显得尤多。

  进得大殿,大臣们就发现殿内早就燃起了炭火,一时之间直呼暖和。大臣们按照自己的位置坐好,然后不时与左右问好。细心之人却是发现大殿内多了两个书案,一时之间,好奇者有之,猜疑者有之,大殿之内,好不热闹。

  “诚意伯,你说这两个书案是给设的?像三、六、九的大朝会,一向只为王上一人设书案的啊!”少府韩文问道。

  司寇韩休也是点头附和,这两个书案紧靠着中央韩王的书案,明显取众星拱月之意。就是不知道其中有何蹊跷。

  宗正韩辛冷冷说道:“如今就丞相、御史大夫两人未到。他们可是我韩国仅有的两位侯爷,王上有意拔高他二人的待遇,再明显不过了。”

  司空季应也是这样猜测,言道:“不过,丞相一直为百官之首,无需拔高位置。可御史大夫张禄原先不过是一庶民,还是魏人,侥幸立得大功,骤居高位。王上难道要把他提拔到和长信侯一样的高位吗?”

  “这个,稍后就知道了。我们也不用费心猜测,静观其变就好。”太常公孙士插口道。

  司寇韩休望着门外持干操戈、威风凛凛的禁卫军,总觉得有些不安。但又说不出原因,实在心里堵得慌。今日是卫尉李牧亲自领兵护卫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