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公九卿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这次平叛王上并没有派暴鸢出马,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何尝不是王上对暴鸢的一次试探。毕竟,前些日子韩辛一伙人对暴鸢拉拢地可是厉害得很。王上有所察觉防备总是应该的。相信过些日子。真相大白的时候,暴鸢重获圣恩不过是须臾之间。

  待群臣归位,宦者令又拿起第五道旨意,念道:“原卫尉卿卫云,改任执金吾,赐子爵。秩比两千石。原颍川郡郡守韩英、郡尉韩舒、郡丞韩钟犯上作乱,已经伏诛。王上有旨,任命原新城令、颍川学院院长荀况为颍川郡郡守,秩两千石。郎中魏辙,改任颍川郡郡尉。”

  这个任命则是在群臣里引起了一阵骚乱。荀况这个人群臣是知道的,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颍川学院辩论赛,荀况这个前稷下学宫祭酒,风头一时无两。由六百石的新城令到秩两千石的一郡之首,荀况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想想卫尉、郎中令大人的升迁速度,荀况晋升的速度还可以接受,但卫尉、郎中令是凭借着军功,荀况呢,还没有显然的政绩就获得提拔重用。

  至于卫云,原本是王上当太子时的亲卫统领,如今调任执掌新郑防卫的执金吾也算说得过去。至于魏撤,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小郎中,骤居秩比两千石的郡尉一职,这就够引发足够大的骚乱了。

  要知道,许多宗室子弟穷尽一生,只是为了当上秩比千石的官员而已。韩王然将一个尺寸之功未立的人提拔到如此高位,只能说明他对其人的欣赏了。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以后韩王然提拔重用人才,不看资历背景,只看才能。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刚才提拔的三人当中,只有卫云身在新郑,来得及参加这次六百石以上官员才能参加的朝会。因此,在宦者令在卫云接旨后,就退到了一旁。

  望着周围投来的或羡慕或嫉妒的眼神,卫云心中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之情。去年年初的时候,自己不过是一名小小的属长,华阳一战,被提拔为太子然的亲卫统领。其后就是平步青云,到如今居然成为了秩比两千石的高官。期间数次历险,跟着韩王然的这一年半的时间,卫云学会了许多,也有着异于常人的沉稳。可是,能够执掌新郑五万大军,这怎么看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疯狂念头。

  在此之前,卫云指挥的最多兵马不过是一万人!新郑身为国都的复杂,远不是战场可以比拟的。卫云一时之间,既感到巨大的压力,又感到别样的信心。自己一定把这个职位干好,不负王上所托。

  卫云的想法韩王然猜测的差不多,对于一个普通庶民来说,一县之令就是他们头顶的天了。李牧、蒙骜、荀况如今都身居高位,他们是庶民出身不假,但毕竟是他国人。可卫云就不同了,他是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