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父子谈心(上)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但这场大病让秦王意识到,自己的大限也许将至。是时候放手让太子柱多加锤炼了。即使现在太子柱多犯些错误。也有自己帮忙弥补、压制群臣。现在不放手,自己真要是驾崩了,太子柱又要像自己刚刚继位的时候那样,茫然失措,受制于宗贵。这样的事情秦王已经经历过一次,他实在不愿意自己的王子再来一次。

  太子柱又一次在朝会结束后来到了秦王的病榻前。言简意赅的将今天的朝会的大事一一禀报,也将自己的策略一一道明。秦王耐心的听完,将不足之处轻轻点出,其中的道理,太子柱能领悟几分。秦王就不关心了。秦王不怕太子柱犯错,只要不是同一个错误,秦王还是很大度的。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嫡子,他必须继承自己的聪明才智,方能不辱没秦王室的血脉。实际上,太子柱聪明的很,秦王往往一点太子柱就领悟。

  不过,有满意的地方就有不满的地方。太子柱最大的问题就是仁义,如果是治世,君王有仁义的品质自然很好,但现在是乱世,仁义过头的话,臣子就会对君王不尊重,甚至利用仁义犯上作乱。敌国更是可不关心你是不是仁义之君,不可能因为你是万民爱戴就对你心慈手软。卫国国君如何?委曲求全,礼贤下士,可到最后卫国还不是被赵国一下子吞并了?!说起来,这还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能维持强大的战力,不能威慑天下,仁义就是一个可笑的代名词。秦国以法立国,严苛的法律保证了国人遵纪守法。当君王的,最忌有妇人之仁。要铁血,要有手腕,才能让群臣信服,敌国屈服。

  其次,秦王关心的还是太子柱的子嗣问题。太子柱如今已经三十有四,正是年富力强,但却一直没有子嗣。还有就是自己驾崩后新的太后会不会干政,就像自己的生母宣太后做得那样。要知道,太子柱的生母是唐八子,自己的王后又是叶阳后。现在是自己在位,她们自然小心谨慎。等唯一可以约束她们的自己驾崩后,太子柱至孝,秦国一定有两个太后。她们的野心会不会膨胀?即使她们克己奉公,她们的亲人会不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外戚势力?这些秦王都要未雨绸缪。想到这些,秦王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还需要再多一点,再多一点。

  “太子,对当今天下大势你有何看法?”秦王蓦地开口道。秦王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虽然心急,也只能慢慢改造太子柱,让他成为秦国合格的接班人。而最开始的改造就是太子柱的仁义。

  太子柱明显一愣,往日里秦王都是就事论事的和他分析朝事如何处理最好,如何平衡朝中的各方势力。没想到今天秦王突然拿出这么大的一个话题。不过,这个问题太子柱和门下的宾客却是讨论过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