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韩国的条件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悄然间,已经是四月下旬。启封城派往大梁求援的使者一波接着一波,但大梁的回复永远只有一个,要援兵没有,如果要加官进爵的诏令,予取予求。魏王的要求只有一个,哪怕晋鄙全军战死,哪怕启封军民十不存一,启封也绝不能丢失!

  在这样的要求下,晋鄙知道,任何的心慈手软都会让启封有城破的风险。城中无论老幼,无论贫富,系数都被晋鄙编入了预备队。为了节省物资,晋鄙甚至将全城的粮食集中起来,实行配给制,每家每户每日提供最低限量的粮食。虽然饿不死人,但足以让人没有力气。如果想要吃饱,那也很简单,必须为守卫启封做出贡献。无论是搬运石块、封堵城门,还是制造箭矢、挖设壕沟,都可以。

  晋鄙已经决定,在城墙后面再营造数条防线,哪怕启封城破了,己方也可以依托防线,层层阻击。这启封城,就是自己五万大军的埋骨之地,不过,在此之前,自己一定会拉足够多的韩军陪葬!

  一开始,这样的横征暴敛自然让全城百姓激愤起来,但晋鄙不为所动,只是干净利落地斩杀了闹事的数百人。面对血淋淋的屠刀,所有幸存的百姓理智的闭上了嘴巴!在尝够了挨饿的滋味后,即使再心不甘情不愿的人也会老老实实地参与到守城当中。

  很显然,在城头上守城最危险,但待遇也最高。晋鄙把府库里的财帛全都拿出来,用来犒赏守城有功的人。每一名韩军按照职位的高低。有着不同的价格,魏军可以凭借杀敌的数字。得到相应不同的奖励。这些被特殊标记的财帛,是启封城唯一可用的货币。可以用来换取最迫切的粮食甚至珍贵的肉食。在这个军功决定一qiē的时期,这也意味着,守城有功的人几乎可以为所欲为,除了杀人。

  启封城已经疯狂了,晋鄙为了鼓舞士气,出此下策,把全城的百姓绑架到自己的战车上!面对韩军连绵不绝的攻势,启封城内没有人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醉生梦死也就成了常态。

  韩军在伤亡了一万五千人后。依然拿启封城没有任何办法。领军的蒙骜干脆留下五万韩军围困启封,自己率领大军主力直奔大梁城而去。

  强攻一个倾尽举国之兵誓死反扑的国家并不明智,在没有瓦解魏国的意志前,韩国也知道这不是一个灭魏的最好时机。和谈也就成了战争之外的另一个手段,更通俗地说,战争不过是政zhì的延续。如果可以在谈判桌上取得想要的利益,完全没必要付之战争。战争,只有在未开打前最具威胁。一旦刀斧加身,对方稍微占据些许上风。就有极大的变数。上兵伐谋的道理,韩国不会不遵从。典客陈筮就是带着这样的目的前往大梁,试图瓦解魏国的斗志,让韩国以最小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