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大梁之战(上)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陪,统领大军共计二十一万人。其中,一万人是韩王的亲军。

  韩王的驾临在此之前完全没有透露一丝风声,很显然,灭魏这么重dà的事情,韩王不放心,打算亲自指挥。没有人觉得不妥。因为韩王在没有继位为君王前,就屡屡带兵南征北战,单单就战绩而言,其实不下于韩国任何一人。华阳大捷是韩王指挥的,野王之战。攻取三川、南阳之战,亦是韩王指挥的。虽然这些年韩王习惯站在幕后,好让李牧、蒙骜之流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也正是众人的才能在伯仲之间,造成了众人彼此争强,谁也不愿意担任副将,唯一可让众人心悦诚服担当主将的暴鸢又在河东防备秦、赵两国,韩王也就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

  “臣蒙骜见过王上!”蒙骜带着一干校尉,一看到韩王的车驾过来,就忙不迭地上前打招呼。

  韩王笑着点了点头,道:“爱卿请起!诸位为我大韩开疆扩土,皆是大韩的功臣,大韩的栋梁!”

  “谢王上夸奖!此乃臣等本份。”众人齐声回道,显然是做过排练。

  虽然已是五月,白日的时间越来越长,但要安排一支超过二十万的大军扎营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因此,韩王命令各营校尉依照出征前编好的次序各自扎营结寨,今日权且在林县休息。韩王则带领治粟内史刘光、卫尉李牧、郎中令蒙骜、南阳郡郡尉魏辙、羽林军校尉韩腾(即原本历史上灭掉韩国的内史腾)、虎贲营校尉朱亥进城一同议事。

  端坐在主将位置上的韩王当仁不让地先让蒙骜介绍如今的魏国形shì,以便众人集思广益,商讨如何讨伐魏国。也好分工合作,事半功倍。韩军虽有三十万之众,但战争不是儿戏,人数上的优势并不能完全决定战争是胜负,战争的策略才是关乎一场战争成败的关键所在。

  蒙骜对此显然早有准备,虽然没料想到主将会是韩王,但亦是侃侃而谈道:“如今楚国已经退兵到襄陵以南,魏、楚两国的边境恢fù到三个月前的情况。大梁大概派出了两三万的兵力南下收复雍丘、襄陵等地。如今大梁城内外的魏军当在十八万人到二十万人之间。魏军沿着丹水构筑了两道防线,南北长约三十里,在上游,亦有数量在五千人以上游骑。我军想要渡河,势必会惊动魏军。”

  韩王无悲无喜地点了点头,道:“魏国这几个月损失的大军当在十三四万,大梁附近集结的魏军又有二十多万,看来,魏国把举国的精锐之兵都调到了大梁啊!其他地方势必空虚,我们有没有利用的可能?”

  蒙骜理解了韩王的意思,摇了摇头,道:“恐怕不能!若要神不知鬼不觉地绕道到大梁腹背,就必须借道楚国,否则,这丹水就是必经之路。对于大梁,只能是强攻了。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