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四面合围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n,可以在邯郸、临淄、郢都直接兑huàn成本国的货币!他们打得旗号是为本国的商人排忧解难,但实际上暗藏了什么心思,那就显而易见了!

  燕国则是对这件事毫不感兴趣。似乎对燕国来说,修筑长城。防备东胡才是最要紧的事情。中原的纷争,中原越来越诡异的气氛,全然与燕国无关!

  发生了这件事后,韩王有些坐不住了。君臣连续商议了三天三夜,最终想出了一个计策。在一个清晨,三波使者吩咐南北两个方向。应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

  东越国,会稽。

  越国处东南扬州之地,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春秋末期,越国著名君主勾践消灭吴国,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接晋国,是为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有多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是三个确定的,剩下的两个则不确定,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宋襄公、秦穆公、郑庄公皆在其内。)

  战国初期,越国更是四强之一,国力与齐、楚相当。只是后来,周边的各国皆是变法图强,唯有越国因为远离中原,不思进取,逐渐没落下去。等到越王无疆继位,效法列国征伐中原,率军北上伐齐。齐威王却是派遣使者以楚国空虚游说越王讨伐楚国,越王无疆从之。结果却是被早有防范的楚国打得大败,十多万越国主力全军覆没,越王无疆更是战死沙场。楚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浙江(钱塘江古时候的称谓)。

  因为越王无疆生前没有立太子,长子玉、次子蹄都以正统自居,分别带着亲信大臣建立了东越国、闽越国。当然,国号其实都是为越。所谓的东越、闽越都是后人为了区分加上的名字。至此,曾经强大一时的越国已经名存实亡,四分五裂了!

  地处偏远的越国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悲哀,在秦国崛起,以无可抵挡的实力扫六合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因攻打东越、闽越异常艰难,远过六国,特赐越国君(摇、无诸、织)为驺姓,封而不得。直至汉武帝时期,越国才彻底归入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王国。

  既然楚国死心塌地地决定和韩国对抗,韩王当然不会再和楚国客气。韩国当然可以先发制人,但新郑会盟历历在目,韩国作为发起国若是第一个撕毁盟约,无疑会落人口实,对威望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既然不能自己出手,韩王决定找个帮手给楚国添添堵!怎么看,东越国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韩王可是清楚,东越国后来可是雄起了一回,收复了被楚国占领的江东、江北之地,势力再度到达淮水。

  典客陈筮是韩王派到东越国的使者。当东越国国君熊得知当今第一强国――韩国派遣了重臣求见自己,顿时就喜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