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营救失败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国,新郑。

  喧嚣热闹了两个多月的新郑随着韩王和百官们的离去渐渐冷清了下来,虽然相比许多城邑,新郑仍然称得上车水马龙,但总像是迟暮的老人,难以再现过去的辉煌。新郑所有的人都知道,洛阳,只有洛阳才是韩国接下来的中心。新郑顶着故都的名头,迟早都会像阳翟一样,变成一个稍大点的普通城邑。

  华夏人的恋土情节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只要故乡的土地还能养活人,很少有人会背井离乡讨食吃。只有向往富贵、迷恋权力的官吏和商人才会不辞辛苦地举家搬到洛阳――那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所以,许多新郑百姓选择了留下。不仅仅因为对这里的生活已经习惯,更因为这里埋藏着自己的祖先,自己生于斯,长于斯,也会埋葬于斯。

  这个时候,留在新郑的除了周转的商旅就是本地人了,长安君倒是一个例外。他既不是行动自由的商旅,也不是心恋故乡的土著。他更像是一个筹码,维系着韩、赵两国的关系。

  来新郑已经一年多了,长安君也长高了一些。虽然赵太后时不时会写信来问候,虽然赵王时不时会送来许多稀奇的玩意儿,但长安君总觉得,自己和六百里外那个叫邯郸的城池没有太大的瓜葛!

  韩国对待自己不可谓不优渥,只要自己提早请示,甚至可以出城打猎。当然,韩国每次都会以护卫自己安全的名义派卫兵监视自己。对这一qiē,长安君都已经很满足了。自己虽然不过是一个质子,但却是赵太后宠爱的幼子,赵王的亲弟弟。相比其他的质子,自己的待遇已经算是很好很好的了。

  但新郑虽好,却不是故乡。如果可以,长安君宁愿吃着粗茶淡饭在王宫里嬉戏打闹。而不是锦衣玉食,像个囚犯一般,小心翼翼地注意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每天演着自己都生厌的戏。

  韩王下令迁都洛阳的事情长安君自然知道,他也猜测过,自己可能会随韩王一起搬到洛阳。事情也和长安君料想的差不多,在韩王迁都洛阳后,长安君接到了自己将前往洛阳居住的命令。

  长安君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何况,他也没有拒绝的权利,洛阳虽然不是邯郸,但和新郑相比。终究离邯郸还要近一些,不是吗?

  长安君没想到,就在离开新郑的头一天晚上,会有一个黑衣人潜入自己的府邸,手持赵王的书信,说要来带自己返回邯郸!

  长安君对此又惊又喜,返回邯郸是长安君日思夜想的事情,但长安君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赵王的书信是不会作假的,酷爱书法的长安君自然认得赵王的笔迹。何况。黑衣人还拿着赵王、长安君两人才知道的信物。更重要的事情是,长安君不认为韩国会给自己开这么无聊的玩笑。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