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伐秦的设想(上)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一下子就明朗了,楚国以和韩国议和来威胁齐国,加上秦、赵两国联合向齐国施压,齐国只得同意和赵国合兵一处,攻打东郡!

  腊月二十一日,临淄派出两拨使者,一波前往陶郡,要求丞相后胜率领大军在十日内攻克乘丘;另一波持着信陵君的亲笔信前往邯郸,请求赵国大军尽kuài赶到大野泽一带,两国也好合兵一处,经略东郡!

  腊月二十六日,韩国,洛阳。

  匈奴出兵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洛阳城,得知这个消息,韩国君臣大松了一口气。秦、赵、齐、楚四国当中,赵国受阻于河内,止步于上党,齐国按兵不动,楚国有韩腾的六万大军威胁郢都和五万东越国大军作乱九江,全都不足为虑,真正对韩国有重dà威胁的只剩下秦国,如今,秦国面对二十万匈奴大军,只怕会焦头烂额吧!

  秦国尚且不知道,从洛阳调去河东的韩国援军其实都是些老弱残兵,这样的军队能有多少战力,委实可以预料。可笑白起顾忌前些时日的重dà伤亡,发起的数次试探被为数不多的韩军精锐打败后,就停止了试探!

  如今,韩国在河东虽然有十万大军,但只有三万称得上是精锐,其余的七万,只能守城,用于野战,不堪一击。在韩国的打算中,河东其实是可以弃守的。河东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哪怕举郡被秦国拿下,也很难进入中原。韩国不是不可以和秦国争夺河东,但失去了河水天堑,韩国想要把十万秦军赶到河水对岸,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的大!

  赵、齐、楚国在侧虎视眈眈,韩军的伤亡一旦过大。他们三国绝对乐于落井下石,和秦军拼个两败俱伤,只会因小失大。所以,韩国君臣忍痛做出了放弃河东的决定,只是,这种放弃并不是没有条件的!那就是秦军大可拿下河东全郡。但也需要花费三五个月,五六万人的代价!有这段时间,足够韩国等到形shì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有两部分,内在的是韩国在局部战场上获得大胜,外在的是东越国或者匈奴大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不过,韩王不会告sù群臣,自己从来没有指望过匈奴大军或者东越国大军可以将秦、楚两国搅个天翻地覆。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求助自己!这是韩王总结出来的一个信条!在华阳之战发生时,韩王就暗中告诫自己。不到万分艰难的时候,韩国绝对不会向其他国家求援,至于屈服,更无可能!

  所以,韩王才愿意放弃河东,为的就是抽调足够的兵力来向楚国施压。匈奴出兵虽然极大地缓解了韩国在河东战场上的压力,但对韩王来说,只是一个意外之喜罢了!

  “王上。臣以为,匈奴二十万大军攻打秦国乃是我们的天赐良机!”丞相张平高声说道。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