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看客燕国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国,势头比当初的秦国还要大!四国集结百万大军伐韩,韩国只要集结全国的兵马,也能凑出百万大军。针锋相对,当然,这是下策。中策是拉拢分化秦、赵、齐、楚四国,只要能化任何一个国家从敌人变成盟友,韩国单独面对剩下的两个国家,胜算都很大。至于上策,燕国以为,与其指望其中一个国家背弃四国的盟约,倒不如坚决打败一个国家,无论哪个国家国都被攻克了,其他的三个都足以胆寒到犹豫退兵!

  燕国距离中原数百里,插手中原战事,和秦、赵、齐、楚四国结盟,得到的不过是飞地!和韩国结盟,成功了固然欣喜,但更有可能的是燕国在大战开始前,就被齐、赵两国打得惨不忍睹。

  所以,燕国才会表露出这样复杂的心思,两不相帮,待两方的胜负快要分出的时候,再压上自己的筹码!这样不仅一本万利,还能没有任何风险。

  谁能说清楚,这一次谁会胜利谁会失败呢?就像十年前,没有人会想到十年后的今天,韩国灭掉了魏国,强大到令天下忌惮,继而群起而攻之!

  从感情上说,燕王更希望双方斗一个两败俱伤,这样,燕国才有机会尝试进入中原。如果非要分出一个胜负,燕王更希望获胜的是韩国。这倒不是说相比自己赵国公主出身的王后,燕王更偏爱如今是韩国王后的舍妹,而是单纯地从地缘政zhì上讲。

  燕与赵、齐相邻,而和韩国却是没有什么接壤。除了北方的东胡是燕国立国以来的心腹大患,无论是齐国强大也好,赵国强大也好,燕国都担心来自南北的夹击,不得不看邻国的眼色行事。韩国则不然,隔着上千里的距离,韩国再如何强大,对燕国来说,也有赵国、齐国挡着不是?!

  另外一点就是国家的信誉。至少从韩然登基以来,韩国是以信义著称的,韩国从来没有主动撕毁过盟约!三晋结盟伐秦的时候,韩国最是主动。韩国灭魏,不过是因为魏国私下勾结秦国,这一点,赵国也是同意的。韩国伐赵,也是因为赵国连秦背韩,韩国每一次用兵都是师出有名,都占有道义!

  只是,因为地理位置和国力的关系,燕国只能暂时的袖手旁观,任由五国在中原打一个天崩地裂!可这并不代表着燕国并不关心中原的战事,无论是谁获胜了,都意味着天下面临一次新的洗牌,燕国若想独善其身也好,若想分一杯羹也好,都需要紧跟着胜利者的脚步。

  赵国出兵河内,齐国出兵砀郡,楚国用兵汝南,秦国图谋河东,这些事情都在燕国的意料之内,毕竟,秦、赵、齐、楚四国这次伐韩,打的旗号就是光复魏国,虽然远在安陵的那个“魏王”一直没有吱声,但显然,秦、赵、齐、楚四国是受了信陵君的撺掇。

  四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