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35章 废话连篇袁老道_我的极品小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高人聊到一起去的重要人物——龙腾二月杀人魔王胡灭唐。

  胡老二怎么和这位袁氏子孙接触,又都聊过什么。

  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胡老二用了他特殊的方法,成功让这位世外高人勉强成为一个助力。

  两人一起来到明珠。

  又是在今天早晨,偶然间碰到了丐帮的方长老。

  三人才会在关键时刻,一起出手,成了解救杨逍的重要力量。

  现在他主动开口说话了。

  荆红命和胡灭唐当然乐得看到这种局面。

  要知道,他们这边得到的有关于“阴龙脉”最准确的消息,还是来自于李南方的转述。

  李南方知道的那些,就是从西梁山袁天罡千年古墓里得知的。

  有些事情,那小子说不清楚。

  作为袁天罡后人的袁氏子孙,总应该说得出个一二三吧。

  只见他冲着众位微笑拱手,轻声说道:“老朽袁珂,闲人一个。

  能坐在这里,和各位聊一聊心事。

  或者说,是聊一些隐秘,倍感荣幸。

  袁某不才,隋唐袁家先祖天纲祖先第六十代玄孙,蒙祖上阴德,才有机会知道些特殊的事情,待会儿讲出来,众位姑且一听。

  信与不信,全在各位。”

  这袁珂老道一开口逼逼叨一大堆没用的废话,急得周围人都恨不得敲开他脑瓜,看看里面藏了些什么。

  别管我们信不信的,你倒是说啊!

  袁老道看着那些渴求知识的目光,微微一笑,看向了荆红命。

  “荆红局长,您刚刚说到最后,有一个问题问得好。那种神秘的仕女图卷轴,到底有几份?我觉得,应该是九份。”

  “九份?为什么?”

  “华夏自古相传,九为极数,这样的说法,从上古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就有,这个大家总应该清楚吧?”

  袁老道又是一句不算废话的废话。

  盘古开天辟地,天去九万里,地厚九万里。

  这故事,老早之前就讲过了。

  多说没有意义。

  关键是——

  “九为极数,只是一种猜测。

  真正让我确定这个数字的关键,是胡灭唐先生之前给我看过的那两份卷轴。

  画是一样的画。

  神异的地方不用多说,只说那些画卷之间的区别。

  全都是在香炉上面。

  没错吧?”

  废话!

  当然没错了。

  瞎子都能看得出来,那些卷轴上最大的区别,就是青铜香炉。

  袁老道说半天,还在这卖关子,真不怕在场众人撬开他脑壳?

  “咳咳,各位。

  香炉这种东西,随处可见。

  可大家也应该知道,香炉的前身,其实就是鼎。

  在华夏文化中,有关于鼎的传说,是哪一个流传最广的,又是哪一个和称霸中原身居帝王之位有关系的?”

  袁老道的这句问话,总算是引来了周围众人的思考。

  荆红命几乎是没怎么多想,就脱口而出道:“禹王九鼎?”

  “没错,就是禹王九鼎。”

  九鼎,是华夏的代名词,也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

  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

  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上面所说的,都是流传下来的官方史书记载。

  而袁老道要说的则是:“我袁家世代相传的,有关于九鼎的传说。

  袁家祖上天纲先祖,正是和早就失传的禹王九鼎,有过一定的机缘,才引发了后来的这些事情。

  还是那句话,我这么一说,众位姑且一听。

  信与不信,全在各位。

  但是,如果众位,尤其是荆红局长信了。

  烦请代我向上进言几句,别让我袁家子孙曾经为国家所做的一切,和这漫天的尘土一样消失。

  也请胡灭唐胡先生,别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傻子也能看得出,这袁老道是个有故事的人。

  荆红命郑重地点点头:“袁珂道长,你说就行,我信你!”

  请收藏:https://m.ge3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